2月19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
就在这一天,在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共同见证下,全球港口界的这两大“巨头”,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在上海重重握手了。
这是一次具有重量级的握手。浙江海港集团和上海港务集团在上海签署了小洋山综合开发合作协议,小洋山全域一体化开发迈出重要一步。
它是上海与浙江积极主动深化一体化发展的一次新跨越,更是两地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创新务实之举。
共同开发
激发小洋山“聚宝盆”效应
“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决定!”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激动地说。
按照合作协议,小洋山北侧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主体为上海盛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上港集团和浙海港集团分别持股80%、20%),浙江可利用规划审批等权责,支持建设洋山航运服务集聚区,吸引国内外航运服务企业在此注册和发展;支持浙沪进一步合作开展大洋山开发,推进大小洋山一体化、东海二桥及宁波舟山北上通道等规划建设,吸引上海经济、城市重心向杭州湾区域延伸,高质量推进浙沪一体发展。
今天的小洋山,这座看似普通的小岛所蕴藏的巨大能量——它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部分。
此前,小洋山南侧的深水岸线历经16年、分四期的连续开发,已基本完成。显然,如果说过去浙沪首次联手共同开发小洋山,建设深水良港,让双方初尝携手发展甜头的话,那么,这次再度联手合作开发小洋山北侧,不仅将为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深度合作打开新空间,更将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打开新的广阔空间。
据浙江省海港集团董事长毛剑宏介绍,共同开发小洋山一是为长江经济带国际集装箱业务发展建好枢纽港。小洋山北侧开发后则可直接江海联运,有效提高规模和效率;二是有助于把现南侧深水港作业的集装箱江海联运业务转移到北侧,实现泊位的“浅水浅用、深水深用”,有效提升港区作业效能;三是有助于利用小洋山南北两侧之间国土空间,谋划设立物流园区,培育发展集拼、配送、保税展示与交易等增值服务业,改变洋山深水港现仅有集装箱装卸与堆场功能造成的产业链小、经济效益低等不足。
共同融合
全面服务国家战略发展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开展小洋山区域新一轮的合作,是沪浙双方共同的历史使命。
国家层面早已对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做出了谋划。
2018年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及沪苏浙皖四地省市政府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六大行动方案》,进一步要求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港口完善分工合作,协同发展。在港口功能布局中,对于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在长三角的定位也有所侧重,长三角进一步融合。
会上,沪浙双方提的最多的是融合发展。
李强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全面深化的关键阶段,上海将与兄弟省市主动对接、紧密联动,积极探索一体化合作新领域新模式,联动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更大效益,不断增强区域发展动力。
他希望共同谋划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以一体化的创新突破、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努力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样板间、一体化体制机制的试验田和引领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引擎、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国样本,携手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
浙江省省委书记车俊认为,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浙江今年着重抓的三件大事之一,其中全面接轨融入上海是重中之重。
浙江表示将全力支持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全面接轨融入上海的文章,不仅要陆上接轨融入、也要海上接轨融入,不仅要空间上接轨融入、也要制度上接轨融入,携手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共享成果
携手前进向大海
此番签署的合作协议,将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两者的竞合推到前台。由于腹地经济交叉,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竞赛由来已久。近年来,在服务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目标下,上海港和舟山港两大港口的比赛正日益呈现各有千秋,并驾齐驱的新趋势。
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专家秦诗立看来,两大港口的竞争合作,应放在一个更高层面、更大格局上来看待。长三角是我国对内对外开放的关键枢纽,肩负着对内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对外参与全球合作竞争的双重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说,长三角港口群承载着长三角区域乃至其辐射我国内陆腹地区域对外物流门户的枢纽作用。”
记者了解到,依托自身区位和港口自然条件的特色,宁波舟山港充分发掘港口一体化红利,近年来逐步建立起了以江海联运、海铁联运和海河联运为特色的多式联运体系,全力打造腹地型港口,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形成了货种齐全的世界级深水枢纽港。
比如,通过搭筑江海联运平台、开发建设新船型以及与长江沿线有关方面合作,宁波舟山港与长江这一自古以来的“黄金水道”更加紧密联结,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特别是,浙沪协作开发洋山港区,借力上海港的箱源优势,让“长江黄金水道”成为洋山港区的集疏运大通道,让长江流域成为浙江经济的腹地支撑。
获得实实在在好处的不只有浙江,国家战略的支撑也为两大港口错位发展提供机遇。上海自贸区将以集装箱物流为重点,以及发展期货、金融衍生品的路径相互补充,协同发展,有助于吸引航运服务企业在此注册和发展,提升港口竞争力,浙江方可分享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