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透社援引其看到的一份航运时间表披露,两艘货轮已于11月24日驶往美国南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附近的粮食港口码头,将装载自5月以来美国向中国出口的首批大豆。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当地时间25日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援引一份协议内容称,中美大豆贸易正“按计划进行”。贝森特在采访中将中国定位为美国的“天然竞争对手”,但同时表示,两国关系目前处于良好状态。
此前,美国白宫公布《与中国就经贸关系达成协定》情况说明书,确认自11月10日起暂停实施针对中国的“特别港务费”和对等关税一年,并降低芬太尼相关关税、延长301条款豁免期。作为交换,中国承诺在2025年最后两个月采购至少1200万吨美国大豆,并在2026至2028年每年购买不少于2500万吨。
路透社提到,数月以来,中国未下任何订单,损失数十亿美元的美国农民和粮食贸易商一直在等待对华出口恢复。美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9月曾出镜称,美国大豆正值收获季,中国的订购量却为“零”。他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紧急呼吁:我们需要的是强大的市场和机遇,中国市场对我们的生计至关重要。
据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消息,在中美首脑会晤后,中国买家已购买至少四船(约25万吨)美国大豆,计划于今年底和明年初从美国西海岸及美湾港口装运。
这一交易虽未获得官方确认,但市场已迅速作出反应:芝加哥大豆期货主力合约创下15个月新高,国内大连豆类(期货)商品价格同步走强。(大连豆类期货主要指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交易的大豆、豆粕、豆油、菜籽和菜粕等农产品期货合约。)
市场分析人士称,这批成交是中美农产品贸易恢复的“先导信号”。
若美国所号称的年底前的1200万吨采购计划逐步落实,将带动约150–170艘巴拿马型散货船(Panamax)或部分灵便极限型船投入美湾–中国航线,运力需求上升约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