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瓦日铁路与京杭运河的“黄金交叉点”,梁山港——这座江北最大的内河港口,正以智慧智能建设悄然改变千年运河航运模式。近日,梁山港协同研发设计的双机联动智能清车系统正式投入生产运营。据了解,此次研发投用的两台新型清车机可适用于C64、C70E、C80E等不同型号的货运车辆,具备自动化程度高、清车能力强、运转稳定高效等显著特点。
该设备运用PLC编程、传感器定位、无线传输、视频监控等技术,配合强力旋转刷臂与高压气体联合作用,可深入车厢完成360度无死角清扫,快速剥离残煤、黏煤。单节车厢清理仅需3.5分钟,整体清净率可提升至99.8%。“设备投用不仅让2#清车线实现减员6人,更带来了多重效益”,梁山港运行工区负责人说,相比传统人工清车,新型清车机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升作业质效,又能减少车厢开门次数与加固材料消耗,进一步压减运营成本。新型清车机的投用是梁山港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目前,智慧化建设已成为生产运营扩能提效的坚实支撑。2024年,梁山港全年集疏港量突破3200万吨。2025年,6月份月度集疏港量实现413.98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截至7月3日,港口年度集疏港量已实现2000万吨,同比增幅超35%。每天集疏港各7万吨的货物高效流转,背后是一颗智慧“大脑”的精准调度。早在2022年,梁山港便建设了全国内河首家智慧中心,携手华为搭建智慧平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港口行业传统的生产调度、设备管理、安全环保、能源与健康管理等深度融合,推动园区运营实现了全面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
如今,智慧化已渗透到港口作业的每一个环节。智慧铁路信息化系统、集成TOS系统、路企交接检查系统已成功投入使用,为智慧港口的创建、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提供全方位支撑。此外,装船机实现远程自动化操作,创新整合激光扫描、机器视觉、机构定位三大感知系统,构建全维度“数字船舱”,实现“一控多”“二控多”无缝切换,工作人员只需在控制室内轻点鼠标,就能精准控制设备的运行,自动化率达到了90%以上。技术创新的持续突破,让梁山港收获了行业认可。2025年6月,成功入选2025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济宁市唯一一家港口型企业。此前,梁山港已获批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建成济宁市重点实验室、济宁市技术创新中心等2个市级研发平台。通过联合高校及科研院所,构建起“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建设全国一流智慧内河港口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打造可复制的“梁山港样本”。“我们聚焦质效提升以及安全生产难题,通过组建校企联合攻关研究团队,依托北京交通大学大数据智能决策优化专家团队和高校高水平研究平台,在多式联运资源整合、机器人自动化应用等前沿领域持续突破,先后攻克了火车摘挂钩机器人、远控大机操控、电子安全围栏系统等关键技术”,梁山港科技信息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8月份,梁山港“内河港口多式联运智慧园区精益化实践”项目斩获山东省煤炭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从智能清车机的高效运转到智慧平台的全域赋能,从技术突破到“梁山港样本”的形成,科技创新已成为梁山港发展的重要内驱动力。这座运河畔的现代化港口,正逐渐成为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引擎”,为千年运河注入全新活力。
|